赶场天作为农村传统市场交易日,承载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任务。然而,由于交通参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农村的马路市场往往成为交通出行的堵点和事故源。
在高速路不通的年代,沙包大坝是进出纳雍的重要通道,这里平时是通畅的公路,赶场天是拥挤的乡场。逢五逢十就赶场,短短500米的公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穿梭着四乡八里的赶场人,箩筐遍地,人车混行,喇叭嘶鸣,汽车和摊贩争夺着有限的空间,路边摊挪一点,车就往前移一步。
没有场,老百姓无法交易农产品,路堵了,汽车就成了趴窝的“铁箱子”。
路和场,在这里成为一对天然的矛盾体。
作为人大代表的我,在走访群众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哪天政府家发个善心帮个忙,把这条街换个位置,就谢天谢地了!”
沙包镇党委政府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曾多次研究解决,然而在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年代,没有多余的财力解决这一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
时间来到2022年,当得知县里面有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项目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解决“马路市场”遗留问题的代表建议书,希望县人大安排项目资金,重新选址新建农贸市场,实现“路市分离”的目标,解决老百姓“既要又要”的诉求。
很快,我的建议得到县人大的积极回应,他们先后多次到现场调研论证,并把我的建议上报给市人大,获得了50万元的市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资金。
2022年底,新的集贸市场在原大坝街道中间往义中煤矿路段建成,街道面积共2000平方米,路面宽阔平坦,左侧安装围网300米,摊位、车位、厕所和交通标识标线一应俱全。消除了“人车混行”的安全风险,实现了“路市分离”。
一句话的叙述往往包含着沉甸甸的历史。
在选址、平场、硬化、物料采购等环节中,乡村两级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严格按照县委“三步三会三公开”的流程进行,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小小的工程,承载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主题。
在街道修建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有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自派义务工,有的村民无偿提供了挖机、铲车,有的把用剩的砂石料拉给工地。每次去看大坝市场的进度情况,我都会发现有村民自发地去给施工的工人送水,默默地关注着施工的进度。经过了解,他们也很希望市场能尽快完工,投入使用,这样赶集天也能保证出行的安全。我很庆幸,村民能积极支持街道的建设,他们的助力不仅为街道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更传递了温暖和关爱。
“人民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这一句朴素的承诺,不是苍白的口号,而是人大代表沉甸甸的使命,只有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努力的方向,才会得到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
“新街”是老百姓对这条街的称呼,铺就的不仅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道路,更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梦想与现实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