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百姓家中的必需品,这些都与农贸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农贸市场不仅是市民采购食品原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地,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环节,更是惠及民生的必要举措。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周口市农贸市场整治活动如火如荼,如今,“创卫”工作已到冲刺阶段,农贸市场有什么新的变化,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9月21日,记者对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进行了走访。
卫生管理制度、功能分区平面图、健康教育宣传、农残检测信息等标识全部“上墙”;公厕按照国家二级标准管理,并配有残障人士专用厕位;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每天对市场进行无死角清理;“三防”设施安装到位;肉食生熟分离,商户全部戴有卫生帽、口罩、手套……当日上午,在中心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黄淮市场,记者看到,整治后的市场告别了占道经营、污水横流、乱摆乱放且路面脏乱等现象。
这只是周口市中心城区开展农贸市场整治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周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铺开后,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心城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6个农贸市场(黄淮市场、汉阳路农贸市场、五一路农贸市场、北花园农贸市场、黄金桥农贸市场、建安路农贸市场)焕然一新,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为市民营造了更加舒心、更加放心的消费环境,赢得市民的一致称赞。
压实责任加大督导
农贸市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区域。但是,农贸市场内的占道经营、污水横流、乱摆乱放且路面脏乱一直是周口市“创卫”工作中的痼疾。为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努力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有效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全面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今年4月份,周口市掀起对农贸市场的整治浪潮。
按照《周口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本次整治工作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负责全市各级各类农贸市场的调查摸底、统一整合,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规划及标准,起草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相关文件,收集相关部门落实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措施和各区政府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具体工作方案,协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农贸市场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安全,更关系着城市的形象与品位,我们要把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最高目标。”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创卫”难点和薄弱环节,执法人员对在动员指导后自行整改达到要求的农贸市场,进行不定时巡查,巩固整治成果;对自行整改未达到要求、通过督促达到要求的农贸市场,责令限期整改并做好技术指导;对卫生环境差的农贸市场,明确“搬家式清整、装修式改造”,实行“先关停后整改”的强力措施,逐户督促落实规范标准要求,彻底改善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促其规范达标。
经过整治,中心城区正在运营的农贸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内商户证照齐全,亮证经营;摊位整齐有序,商品标签规范;蔬菜、肉类、熟食区域划分明确;水产品类交易区配备了符合卫生要求的宰杀加工间及柜台;每个经营户都购置了加盖垃圾桶(箱),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成效显著商户市民齐称赞
“现在与整治前相比,真是天差地别!”说起黄淮市场的变化,家住太昊路紫荆城小区的李女士说,没整治前,活禽区气味难闻、蚊蝇乱飞,来这里买菜都要捂着鼻子加快步伐。现在,市场内环境卫生大有改观,她来这里买菜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
作为辖区管理单位,川汇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为农贸市场整治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广大市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家住七一西路的王女士说:“以前到黄金桥农贸市场买菜,看到市场里又脏又乱,我买完菜一刻都不想多待。现在好了,市场经过整治,地面干净清爽,商品摆放整齐有序,我没事就会来转悠转悠。”
随着农贸市场整治效果的显现,一些商户也切实感受到了“创卫”带来的好处。
商户老王在建安路农贸市场经营蔬菜生意。以前,建安路附近没有农贸市场,老王都是在路边临时经营,遇到刮风下雨只能歇业。建安路农贸市场建好后,老王搬了进来,有了固定摊位,刮风下雨再也不用担心了。
“整改中,执法人员经常来市场指导,及时提醒我们哪些做得不好。你看,现在市场内的环境卫生好了,来买东西的市民更多了。”在五一路农贸市场经营鲜肉的商户告诉记者。
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现,还是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现在到农贸市场买菜,就像进到了超市一样,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在这里买得舒心,回家吃得也放心,真好!”看到农贸市场大变样,不少市民纷纷点赞。
“创卫”绝不是一场突击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民王丹认为,作为“创卫”重要内容之一的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应持续开展下去,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农贸市场整治成果,把周口市卫生健康形象的常态化固定下来。